2008年10月22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“走出黑暗”的力量
劳剑

  人性的复杂和隐秘实在是无法比拟也无法蠡测。因此,探究人性,也就显得更加莫测也更加让人上心。这也是“一次戛然而止的新闻调查”——《“唤我重生的女人啊,期待你走出黑暗”》(10月17日《浙江法制报》)所给我的最为真切的感受。
  这的确是一篇让人既激动感动又心情沉重的“新闻调查”。它所记录的“故事”所映现的人性,像是一面多棱镜。女主角毛女士既是一名不吝爱情的女性,给了一名陷进高墙的男子——男主角孙先生——以无限深情,使其产生强烈的改过自新的信心;同时她又是一个自甘堕落的“坏女人”,深陷毒瘾无法自拔,甚至被治安拘留和行政处罚过。
  让人喟叹的是,调查在最“扣人心弦”的时刻“戛然而止”了。原因是女主角是有家室的有夫之妇,她与男主角的恋情,竟属婚外之恋,于是,出于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,“新闻调查”不得不“有始无终”——“我们暂时停止寻找:她有她的家庭,她有她的生活。”当然,更可能是媒体相信,女主角有勇气有能力“走出黑暗”——“我们相信一个能唤醒他人走出迷惘的人,一定能让自己走出黑暗。”
  媒体不“打扰”一个有家庭有生活的女性,是理性的。然而,人性的复杂是无与伦比的,特别是从吸毒的顽固性来看,这种善良的“相信”恐怕不乐观。就报道所披露的信息来看,男主角几次三番苦口婆心地劝导并没有令她“幡然醒悟”,目前的女主角恐怕还没有力量“走出黑暗”。
  一个人要“走出黑暗”,必须有两种力量,一是自身的力量,或可称之为“内力”;一是身外的力量,或可称之为“外力”。“内力”往往源自道德感、羞耻感,以及走出泥潭、远离污浊的勇气;“外力”则主要来自于外界的劝导、说服,教育、引导,以及带有强制力量的监督制约。可以想象,现在的女主角正深陷矛盾和迷惘之中,她可能无力摆脱对男友的爱恋,也可能无力摆脱对毒品的依赖,这是一个婚姻不谐的女人的孱弱和孤苦之处。在这种情况下,期盼凭借她的一己之力“走出黑暗”,恐怕很难。
  所以,我倒有一个也许是幼稚且不切实际的想法,就是我们的“新闻调查”索性继续做下去,在女主角愿意的前提下,让其走进公众视野,依靠社会的力量,一起来唤醒她的道德意识、法律意识,以及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意识,鼓励、帮助她勇敢地脱离毒品的魔爪,并回归正常的生活。这样,这一次“新闻调查”兴许能打出一场拯救心灵、救赎人生的“漂亮战役”。